作者 | 戴方国 |
口述人 | |
关键字 | |
简介 | 能真真正正做点好事、多做好事,是我个人的恒久信念与最大快乐。记得有一首经典老歌叫《万水千山总是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把奋斗之情、公益之情和履职之情付诸行动,点滴之间,回味悠长。 《春天的故事》吸引了我 我与广播有一段特殊的情缘。确切地讲,自己的人生因一段广播而改写了。 我出生于屿头乡里岙村,是台州有名的欠发达山区,山里人祖祖辈辈以种植竹笋和打猎采药为生。童年的我,沿着祖辈走过的山路,一头挑着柴火一头挑着番薯干,走完了小学、初中的上学之路。18岁那年,我拿到了县重点中学的入学通知书,却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跟着父亲干农活。有一天,村头的广播里传来一段优美的旋律,我听愣住了,“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是当年响彻大江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我听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也是从那一刻起,萌发了走出大山闯天下的决心。 循着《春天的故事》歌声指引的方向,我怀揣着家里东拼西凑的200多元钱,头也不回地下山了,来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我在城市里到处转,把目光投向了车流人海的广州服装批发市场,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卖衣服。没有店面,那就练摊。每天从批发市场小批量进货,再拿到地摊上卖。靠着吃苦耐劳,薄利多销,生意逐渐红火。我想方设法在广州租下了自己的店面,同时尝试从香港、深圳口岸进口国外高档服装。正是这一大胆的决定,让我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后来,我回到故乡黄岩,继续从事服装贸易。遇到挫折时,我也心灰意冷过,但始终没有放弃,我告诉自己失败是人生的必修课!20世纪90年代,黄岩街头开始流传一句话:“方国服饰、引领潮流。”还有人半开玩笑地评论道:“穿上他家的衣服,你就是街上最靓的仔。” 1999年,我筹资1000多万元,大手笔买下黄岩城区黄金地段的临街商铺,开始了高档服装专业化经营之路。 2005年开始,我逐步从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淡出,开展多元化经营,产业延伸至房地产、金融、珠宝、贸易等领域。时至今日,企业仍在稳步发展,我也不会放慢拼搏的脚步。 回首来时路,不禁感慨万千:“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山里娃,我的成功靠的是台州人的硬气,浙江人的勇气和山里人的诚实守信。” “李家山村就是政协村” “发家不忘父母乡亲,致富不忘回报社会。”多年来,我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慈善事业,在自己的母校屿头乡中学设立奖学金;与贫困学子结对,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2008年汶川大地震等灾害过后,我多次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 黄岩区富山乡李家山村,曾是省政协的结对帮扶村。2010年,村里投资80万元,建起了村文化礼堂,上下两层,面积达2000平方米,但一直闲置没有启用,装修资金缺口在50万元以上。村里想尽办法跑断腿,还是筹集不到资金,一晃礼堂就闲置了6年。2016年,省政协经济委牵线搭桥,我前后奔走,带着一支15人组成的施工队冒着酷暑进驻李家山村。从着手设计,到购料,再到施工,我抽出时间“赤膊上阵”,就是为了赶进度、保质量,尽自己的一份力。整个工期,花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匡算一下费用在65万元。 文化礼堂装修好了,里面还需要添置桌椅,这又让村“两委”犯难了。得知情况后,我与另一位省政协委员、浙江圣奥集团董事长倪良正商量,是不是再伸出援手,在礼堂里搞一个“老年之家”。我俩一拍即合,决定再为村老年活动场所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倪委员旗下的圣奥慈善基金会出资15万元,在礼堂添置桌椅,成立了“圣奥老年之家”。我考虑到临近重阳节,就拿出一点小心意,为李家山村136位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准备了礼物,帮他们过上一个开开心心的重阳节。 2017年10月23日,参加李家山村文化礼堂启用仪式暨重阳节慰问活动的委员和工作人员刚一下车,村民们便围上来,热情地打着招呼。 “我代表李家山村全体村民,衷心感谢省政协的帮扶和委员们的资助。你们送来的不仅仅是物质帮助,更是支持、关爱和希望!”仪式上,黄岩富山乡党委书记童菁菁动情地说,文化礼堂是村里的文脉,让我们既“身有所栖”又“心有所寄”。“李家山村就是政协村,政协和我们是一家人。”一晃几年过去了,但那天村礼堂挤满了乡亲父老,老人们乐开了花的场景,让我难以忘怀。 “看到乡亲父老鲜花一般的笑脸,我付出多少都值得。”这是我的心里话。虽然企业不算很大,但这几年,我做慈善的脚步不曾停歇,截至目前已累计捐款近千万元。 一件“小小的好事” 2020年3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省政协机关妇委会要组织开展一次“隔山隔水不隔爱,大手小手紧相牵”主题活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不知有没有机会主动参与进去。随即我主动联系省政协机关,了解到此次活动已经有了初步方案,内容是要为本届省政协对口帮扶单位——松阳县玉岩镇送爱心。 玉岩镇位于松阳西南部,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但越是偏远,越发坚定了我要为这个扶贫点做点事情的决心。报名成功后,我决定和省政协机关同志一起,专程跑一趟看看玉岩镇,看看中心学校,看看中心学校里的孩子们缺点什么。 当时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路途遥远,山路十八弯,在盘旋的山路上我们绕了近10个小时,才终于到达玉岩镇中心学校。大家围着这个校园边走边看,我询问老师和同学:“你们的教学设备还有什么不足吗?有什么心愿可以直接说出来。”有学生讲:“学校里的广播非常老旧,接触不好,声音不响,真希望喇叭声音再大点啊。”“是啊,如果有了新的广播系统,学校里发通知,孩子们做早操、听音乐就都会更方便、更清晰。”学校领导补充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事不宜迟,赶紧行动。2020年3月9日那天,我从台州黄岩到丽水松阳,再返回,一路上春寒料峭、微雨蒙蒙,但我还是非常顺利地做成了这件“小小的好事”——给玉岩镇中心学校送去了一套现代化的广播系统。 因为处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那天我本来想与村干部和校长做个简单的交接,就悄悄地来,悄悄地走。谁知好几位老师赶了过来,由衷地说:“孩子们已经好些日子听不清广播了。戴委员你这一送,让孩子们明天又能听到嘹亮的声音了。谢谢政协,谢谢委员。” 肩挑委员责任 2013年1月,我很荣幸地成为一名省政协委员,从此,与省政协结缘。记得那年冬天第一次参加省政协全会,我佩戴着鲜红的出席证步入神圣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那种自豪与激动无以言表。 但说实话,那一刻对于如何做一名“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合格委员,心里不太有底,忐忑不安。怎么做一名政协委员,怎么争当一名优秀政协委员? 一股担当意识涌上心头,我暗下决心——要认真学习。这几年,我养成了有空就看看书的好习惯,会有意识地翻阅《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也会主动了解统一战线、民主协商和人民政协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这在以前,可是绝对不敢想象的。此外,我也积极参加省政协组织的调研考察活动,利用分组讨论互相交流的机会,虚心倾听其他委员的思想;还精心打磨整理提案,每年全会带过去,也算是履行好委员职责,完成好“委员作业”吧。 这几年,我先后提交了《关于重视医疗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等提案17件。2014年,我提交的《关于加快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建议》403号提案,被评为十一届省政协优秀提案。2015年6月,省政协经济委办公室同志专门来电告诉我,这份提案中的3条建议还被当年浙江省出台的支持民企发展的政策文件给吸收了。我一听,别提有多高兴了! 时间一晃,成为委员已8年了,在这8年时间里,通过学习、锻炼,我从新委员的迷惘、懵懂,到每年主动提交有价值的提案、能自信地面对媒体展示委员履职风采,还能在大型会议上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反映事情吐露心声,我打心眼里由衷地感谢组织、感谢政协,是你们给了我一个历练和提升的舞台。 办好企业是我的基本职责,但同时要有担当的精神,带动更多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 担任本届省政协委员以来,在葛慧君主席的关心指导下,我尝试着牵头创建了台州“民营经济”委员会客厅,到目前已经开展了5次活动。办好这个会客厅,当好会客厅的“厅长”,我的理解是,要当好“三大员”。一是要当好“宣传员”,宣传中央、省委、省政协关于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与行动部署;二是要当好“反映员”,围绕“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帮助企业脱困”等主题,积极向省、市政协呼吁和反映诉求;三是要当好“服务员”,围绕“推行五心妈妈式服务,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等主题定期组织恳谈会、议事会,帮助企业解困。 我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坚持下去。我坚信,作为一名尽责的省政协委员,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企业家,只有把企业和社会工作两个角色都演绎得精彩而又充实,才能在忙碌的人生中收获幸福和快乐!
【作者简介:戴方国,第十一、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亿邦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长三角(浙江)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 |
内容 |
![]() |
发表日期 | 2025/05/20 |
时期 | |
所属书刊 | |
阅读次数 |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