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楼祖民 |
口述人 | |
关键字 | |
简介 | 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地处台州湾畔椒江北岸,辖区面积63平方千米,人口8.8万余,历史上的章安曾是浙江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历经两千多年的沧桑巨变,章安给后人留下蔚为壮观的文物古迹、名胜景观,2006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三批省级历史街区保护区。 一 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前85)置回浦县,管辖范围包括今台州、温州、丽水和宁波南部、福建北部及台湾省,县治设章安。东汉时,改回浦为章安。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7),析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章安为郡治所在地,成为浙东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郡治遗址以章安桥为中心,西至墩头山,北到鲎山、回浦桥,南到水退基及小浦一线,总面积约2平方千米。 东晋末年,山东琅琊人孙恩率数十万农民起义军转战浙东南地区,在章安一带毁木为船,操练水军,修筑城堡,并颁行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沉重打击了晋王朝的封建统治。 隋开皇十一年(591)废临海郡,所属诸县并为临海一县。唐武德四年(621)以原临海郡置海州,复设章安、临海、始丰、乐清、宁海5县;五年(622)改海州为台州;七年(624)并宁海入章安;八年(625)复废诸县并为临海一县,章安不再成为郡县治所。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徽、钦二帝被掳,高宗赵构即位,是为南宋。建炎三年(1129)腊月,金兵大举南下,高宗及文武百官开始逃亡生涯,于次年正月初二到达章安,驻跸章安金鳌山善济院,至正月十八离开章安,留下许多遗迹。高宗行在金鳌山一时成为名胜,常有志士仁人到此凭吊。如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闻高宗驻跸章安后风尘仆仆赶来,在飘零中写下《渔家傲》等名作;民族英雄文天祥到此拜谒御座,写下“厄运一百日,危机几十遭。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鳌”等诗句。 明清设浦章镇。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以台金严参将身份指挥东南沿海抗倭。4月,大股倭寇入侵台州,戚继光两次设计诱倭,取得章安大捷。后历经桃渚、海门、新河等八战八捷,使倭寇不敢再犯台州。今尚存章安、山门、太平山等处抗倭烽堠。 二 章安地灵人杰,造就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如北宋诗人杨蟠、南宋方志学家陈耆卿、元末明初学者朱右等,为中华文化宝库增添了厚重一页。 魏晋时期,章安文人云集,著名书法家成公绥、李式、郗愔、孙绰、王筠等都担任过章安令。从出土文物看,有朝代纪年模印纹饰砖,如西汉建元、元平和东汉永宁、延熹及三国赤乌等,书体多样;有铭文墓砖“泰和四年八月一日冀州”“兖州济阳郡济阳县都乡观化里朱伟妻”等;有“部曲将印”“军假司马”等汉官印和六面“朱征寿”私印等,均具极高的研究价值。 杨蟠(1017—1106),字公济,号浩然居士,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曾襄苏轼共理杭州府事。著有《章安集》,影响很大。欧阳修《读杨蟠(章安集)》诗:“苏梅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 陈耆卿(1180—1236),字寿老,嘉定七年(1214)进士,永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陈耆卿博学能文,尽得叶适所传,编纂了台州现存最早的地方总志《赤城志》,该志去取精当,简而有体,文笔凝练,被历代方志学家尊为名志。 朱右(1314—1376),字伯贤,号邹阳子。博通经史,先后参与《元史》《日历》《洪武正韵》等编修。他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轼、苏洵、苏澈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唐宋八大家”之名肇始于此。 三 章安地处东海之滨,乡人善于操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章安成为浙江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重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 章安湖边矿渣头“古东冶”所在地,是春秋战国时期浙江东南部集中冶炼青铜器的地方。近年大量出土的青铜镜、青铜剑、青铜洗、青铜碗、青铜钗和红玛瑙、绿水晶、各式束腰及金质戒指、手镯、银镯、银戒指、带扣等工艺制品,就是明证。 章安陶瓷烧造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到东汉后期渐趋成熟,六朝时期几乎达到鼎盛。目前章安回浦上游溪口铁场村、岙里坑、安王山、马岙村、鲶鱼坑口、棺田山、开井村后山等地,青瓷窑址群遗址林立,已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吴黄龙二年(230)春,孙权遣大将卫温、诸葛直率甲士万人,从章安港出发,浮海远规夷州(今台湾岛)。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文献资料记载的大陆与台湾的第一次大规模交往活动,也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的重要证据。 浙江东南沿海是中国海盐主产区,而章安是食盐转运中心,历朝历代都在章安设立盐监。唐代在今黄礁西新亭设立新亭盐,著名诗人、画家顾况曾于乾元元年(758)至大历六年(771)间任盐监,而章安蔡桥盐廒在当时十大盐廒中位列第四。 唐宋时期,章安设有市舶务,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洋航线的起始港,台州一带所产茶叶、瓷器、谷物、干姜、海盐等物资由此出发运往东瀛、高丽、琉球等地;明代成为“海上丝路”的补给港,物资由章安转运至明州(今宁波)港或泉州港。 元末,台州方国珍起兵反元,自号“东海王”。方国珍利用章安港口之便,在台州湾一带活动,抢劫元朝粮运;并转战江浙沿海,20年间割据宁台温三府,拥兵数十万、战船千艘以“保境安民”,在推翻元王朝的斗争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三国至唐朝初期,章安一直是浙江东南沿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贸业发达。至清末民初,章安仍保持着椒江北岸商贸核心的地位。
【作者简介:楼祖民,台州市政协常委,民进台州市委会副主委、椒江区委会主委。】 |
内容 |
![]() |
发表日期 | 2022/07/12 |
时期 | |
所属书刊 | |
阅读次数 | 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