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孙和军 |
口述人 | |
关键字 | |
简介 | 走遍舟山群岛,在山海自然景观中点缀以人文石刻的,堪称最优的要数普陀山和嵊泗列岛。嵊泗列岛中最有名的要数大小洋山岛、黄龙岛和枸杞岛。 注焉不满 2009年,上海学者徐作生先生发来《小洋山鉴真手迹踏勘》一文,我把它推荐并发表于4月15日的舟山日报。文中提到了鉴真手迹“注焉不满”,四个黑色摩崖大字阴刻于双北村董氏宅基之下的傍海山崖上,自东而西排列,每字逾尺见方,笔力遒劲。从照片上看,由于石崖之间有几道裂缝,“注焉不满”四个字之间的排列不是等间距的,“焉”与“不”两字的间距明显要比“注”与“焉”、“不”与“满”字间距大。 明朝的摩崖石刻在洋山乃至在整个嵊泗列岛都屡见不鲜,唐朝的石刻,而且是鉴真的手迹,其珍贵程度当属全国级文保了。我曾致电徐先生,提出“鉴真手迹”的依据是什么?有无落款?风雨侵蚀了1000多年的石刻和字迹何以保存得如此完好?因为至今为止,舟山并未发现过宋以前的摩崖石刻。 后来我又去了一趟小洋山,可惜,没有找到“注焉不满”四字,有说是移地到泗礁本岛了。《齐物论》是《庄子》的代表作之一,“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汉语大字典》解释,葆光就是隐蔽其光不让人知道,是说才智藏而不露。圣人往往是这样的,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你往里添水吧,万年也注不满;你从中取水吧,万年也不枯竭。可谓“舒之弥万里,卷之不盈杯”。徐作生对“注焉不满”的解读是:海水汹涌奔泻,然而无论如何也不会满溢。老渔民的说法是:小洋山航道深,再多海水也灌不满。 “注焉不满”如果还有一种理解,那就是“谦”到骨子里的低调——渴而求知,知而越饥,永无满足之日,此所谓“知而获智”——无穷知而获无穷智。这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一种作为,也是人生的一种品味,一种境界。大智大贤,无不以“谦卑”为道;大仁大儒,无不以“谦恭”为理;大德大师,无不以“谦虚”为法。稽首崖岸时,皈依皆沧海,“谦”是历史伟大的行谊;“谦”是人类高贵的情操。“注焉不满”,就是人类瞻仰自然敬畏自然所坚持的基本姿态。 真正的解读还在于那位题刻者,如果是鉴真。这位千年前的佛家高僧,留给我们的会是哪一种玄机呢? 根据郭振民先生的描述,鉴真至少两次登上小洋山岛。 743年12月,鉴真率80多名僧侣第一次扬帆出海,东渡之舟在嵊泗洋面遭遇狂风大浪。帆船破损,随波逐流,漂至小洋山,他们爬上了这个孤岛荒滩。正如《唐大和上人东征传》所述“舟破,人并上岸。水米俱尽,饥渴三日。”风停了,渔民该出海了。这时,海面上出现了一艘小渔船。他们就拼命摇摆僧衣呼救。小船摇着橹靠岸过来了。船上是祖孙3人,他们把自己船上一饭桶的饭和所有的淡水,都留给岛上的落荒者。《东征传》称“泉郎水米相济”。“泉郎”,是对渔民的称呼。根据《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的记载,泉郎,即泉州的夷户。他们日游艇子,散居山海,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的一帮海上渔民。《东征传》说的泉郎,可能仅指船上的祖孙3人为渔民,也有可能指3人就是来自福建泉州一带在此作业的渔民。其中那个孙子,还帮他们引到小洋山的住人区。5天后,明州府就派船把他们接到阿育王寺。 748年6月27日,鉴真又一次扬帆起航了。这次鉴真汲取了教训,因风向不对,他们在小洋山找了一个避风的岙口,泊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鉴真会在小洋山留下“注焉不满”四字吗? 考证鉴真两次登上小洋山的首要前提,是《东征传》提到的“三塔山”即指今天的小洋山。小洋山在唐时叫三塔山只是个别研究鉴真东渡路线的专家的观点,历经千余年,容易湮没的东西太多,我们无从判别是或不是,不妨暂时接受前人的考证努力。其实,在镇海,历史上也有过一个三塔山,只是,异地同名现象无论从空间的概念还是从时间的维度,早已是司空见惯的了。 徐作生文章提到,2000年12月7日,日本某摄影团高柳一行来小洋山勘访鉴真东渡史迹,面对“注焉不满”四字,竟双膝跪地,长久膜拜,视之若圣物。看来,日本人是真拿此四字当鉴真法迹了。 “注焉不满”如果真为鉴真所书,它一定还蕴藏着佛学上的意义。只是,我们还需要更多的佐证。 海阔天空 都知小洋山岛小观音山上有一块“海阔天空”的四字摩崖石刻,横书,每字高70厘米、宽55厘米,笔锋苍劲有力,左边落款9个字,右边落款6个字,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戚继光属下游兵都司、新安人张文质所书。我记得11年前见到的“海阔天空”是红色的,印象中是由天然石碑错杂叠接而成,犹如碑石之山,而“海阔天空”就镌于山顶岩壁的石匾中。这次见到的居然是岩石的本色,仿佛石刻的古韵与历史气息被清风酥雨清扫得异常干净。 不管怎样,“海阔天空”毕竟还是延续了下来。 张文质身为武将,却饱读诗书,好题字留刻。在小洋山上的“鲲鹏化处”和大洋圣姑礁上的“海宇澄清”“泛波”等,均出自他手。 我不知道这个游兵都司是个什么机构,其长官是什么军衔,查相关明史资料,似乎只有都司、游兵把总司之类。估计张文质是参将以下之类的军官,比如把总。张文质既为戚继光手下,而戚无非也就是个参将而已。《明经世文编》卷267有胡宗宪《苏州水陆守御论》: 金山界于柘林、乍浦之间,尤为直浙要冲,特设总兵,以为陆兵之统领。又于其中添建游兵把总一员,专驻金山,往来巡哨,所以北卫松江,而西援乍浦也。至于苏州之沿海,而多港口者则自嘉定之吴淞所,太仓之刘家河,常熟之福山港,凡贼舟可入者,各设水陆把总以堵截之。而崇明孤悬海中,尤为贼所必经之处,特设参将以为水兵之领袖。又于其中添置游兵把总二员,分驻竹冶营、前二沙,往来会哨,所以巡视海洋,而警报港口也。 小洋山历史上曾经归属金山县和崇明县,特设的游兵把总也应该把小洋山及周围海域列为巡海范围。而张文质,可能就是类似的游兵把总之一。 很少有人知道小洋山曾经有块“海阔天空”的碑石,笔者翻阅清人翟灏、翟瀚辑的《湖山便览》,其卷九“崇明”有“小洋山”诗: 海外郁嵯峨,莴象豁屏蔽。 闻说山多羊,叱石出岩际。 巡洋大府来,登陟趁晴霁。 四顾碧天空,寰海供一睇。 诗前有按语:山多羊,又名羊山。有碑曰“海阔天空”,国朝总督噶礼巡洋时立。上有天后宫、三官堂、羊公庙。 这块“海阔天空”碑是清朝康熙年间两江总督噶礼所立。噶礼这位老兄,满洲正红旗人,康熙曾说他“才有余,治事敏练,而性喜生事”,清史记载他是个大贪官。噶礼不但自己贪赃枉法,还打击迫害不与之同流合污的清廉官吏,最后奉旨自尽。噶礼于康熙四十八年以后任职两江总督,来小洋山巡海也是那时候的事。估计是看了张文质的“海阔天空”石刻后,也附庸风雅,胸生大气,效仿着题刻一碑。毕竟,他总督先生要比那位游兵都司风光显耀得多,而且康熙盛世比起万历晚明也太平得多。无论如何,他要从一个武夫手里夺点风光来炫耀一下自己,更为自己难得的出海巡洋留点光彩的纪念。 翟氏兄弟编《湖山便览》是在光绪年间,可见当时,噶礼的“海阔天空”碑尚存。让噶礼伤心的是,石碑并没像摩崖石刻一样留到今天。 来小洋山的游客从此记住了张文质,却没人知道还有个总督噶礼。 鲲鹏化处 其实,在小洋山最经典最有神话色彩的石刻当属“鲲鹏化处”。该四字原镌于双南村小观音山南麓一户民居屋后粉红色峭壁上,直书,每字高约0.85米,宽约0.65米。左有落款31个字,其中3个字漫漶脱落。所题者也是张文质。 庄子苍劲的《逍遥游》云:“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看得出,张文质绝对是个饱读四书五经、酷爱摩崖题刻的高手。这是一个执剑巡海的将军,这是一个执笔巡墨的文人,他的想象就如那只化鲲为鹏的鸟,穿梭于千寻峭壁、百态怪石之中,搏击于万倾瀚海、亿里云天之内,从北冥到南海,从大鲲为巨鹏,恍惚间,海动风起,龙吟波谷,而它,自由而高傲地翱翔。 有人给小洋岛编了个故事: 张文质抵达小洋岛,为瑰丽风光所吸引,更为附近“淡水门”渔场上千帆云集、渔歌声声的景象所感染,便念起《逍遥游》来。此时,岛上有渔翁钓得大鱼,拖至沙滩上。张文质见是条大鲸,又见海上鲸群畅游,腾浪逐波,颇与“逍遥游”意境相吻。 忽有龙卷风迅猛刮来,好似乌云翻滚的空中伸下一条巨臂,又像波涛汹涌的海面喷出冲天的水柱,瞬间功夫,把活灵活现的海鲸都吸到巨风旋涡之中,冉冉升空,化为一个巨鸟阵,隆隆雷声中,移向西北。这一切瞬息变化,就在小洋岛的海域里。张都司豪情难抑,耸动剑眉,挥笔泼墨,遂成“鲲鹏化处”四字。 舟山群岛古称“海中洲”,并有“海外仙山”“蓬莱仙岛”等誉称,海岳精液,善生俊异。将“鲲鹏化处”授之于小洋山岛,一者当赖张文质之神笔,二者当赖庄子之鱼情结。《庄子》十二篇共十八处提到“鱼”。庄子与鱼,非一非异,亦一亦异,如水乳交融,浑然无界。庄周赋予“鱼”一种道家的精神和思想,他主张人生应“全性保真”,人的精神要摆脱一切世俗羁绊,化同大道,游于无穷,以达到绝对的和完美的精神自由。这恐怕就是庄子借“鱼”所要诠释的人生境界呀。而他的《逍遥游》结构奇特,似突兀而来,欲行欲止,似汪洋恣肆,跳荡起落,思想却一线贯穿。翻《山海经》,可以探知鲲鹏虽不是《山海经》记载的神兽,但《逍遥游》里鲲鹏之化的根源却在《山海经》中北海海神变为风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的禺强,包括唐朝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的意境,均不外乎此。鲲鹏之知名度和气势在我国古代的神兽体系中是独特和罕见的,小洋山岛的石刻恰恰应和了鲲鹏所创化的神奇表现力! 鹏为鲲所化,鲲鹏之志,何其远大!这是巡海将士之志,这是一代代开疆拓洋者的不已壮心。我们习惯站在大陆的岸线上俯视海洋,其实,当农耕文明圈与海洋文明圈交接碰撞的时刻,更需要站在海洋上俯视大陆,站在空中鸟瞰大陆。古人以鲲鹏之化,告诉了后世掌控海洋和天空的重要玄机, 鲲鹏化处,前景如此美妙!海岛新区,海洋给与我们的伟大感动! 美丽的海洋神话! 美丽的文化渊源! 倚 剑 “倚剑”两字镌于观音山西坡巨壁中,横书,每字高3.8米,宽3.6米。粗犷浑厚,遒劲奔放。莽莽然亘列于巍巍山麓,气势实在撼人。更有“中流砥柱”四字嵌于“倚剑”两字中间,字中套字,大小匀称,错落有致,为舟山摩崖石刻之罕见。整幅石刻,看上去庄重端肃,意味深长,令人敬畏之心顿生。据说是迄今发现的舟山市最大的古摩崖,被列为县级文物。“倚剑”左有落款八字:癸丑夏楚人李楷书。 癸丑年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李楷是楚人,当指的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人。 明朝曾经有个自称“九楚山人”的李楷。何谓“九楚”?武汉晴川阁有副对联是这样的: 杰观飞甍,槛外蜀吴横万里 风帆沙鸟,天边江汉涌双流 《清联三百副》对此联有简注,其中描述:“近观远眺,思飞万里,浮想联翩,九楚风光,尽在望中”。“九楚”指的就是今日的湖北或者包括湖北周边的一些地区。 这个“九楚山人”李楷,其实当过督师参戎(参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水师提督程朝京同参戎李楷先后三次督师至福建东山岛,并留下了“铜山石室”的题刻。东山岛上有块闻名遐迩的风动石,明嘉靖五年巡海道蔡潮(霞山居士)题“东璧星辉”四个大字于其磐石之上。程朝京曾为之作诗: 造化原来只一丸,东封函谷万层峦。天风吹向闽中坠,海飙还能逐势抟。五丁欲举难为力,一卒微排不饱餐。鬼神呵护谁能测,动静机宜在此观。 李楷为此和诗: 鬼斧何年巧弄丸,凿得拳石寄层峦。翩跹阵阵随风漾,辗转轻轻信手抟。潮撼孤根危欲坠,雨余苍藓秀可餐。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南表大观。 湖北人李楷以督师参戎的身份在福建东山岛吟诗题字,五年后的万历癸丑年(1613),他自然也会巡海督师到小洋山岛,并留下“倚剑”题刻。 之后,据湖北蕲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陈仕猛先生提供的文章考证,可以判定题写“倚剑”二字的李楷,就是曾任福建南路参将、升任江南副总兵、官至贵州总兵的湖北蕲州人李楷。 圣姑礁摩崖群 大洋山码头又叫圣姑港,以圣姑礁而名,圣姑礁离码头只百余米,为光秃秃的奇石怪礁自然堆砌成前姑、中姑和圣姑所谓的三姑礁。上有圣姑庙,娘娘殿、将军府,被称为海拔最低的民间信仰建筑点。潮水涨的时候,据说离圣姑庙不到一米,圣姑宫应该是座天后宫,建于清朝,至今约有180年历史。 传说总是美丽的。远古时代,有仙姑3位,带一狗一箱来此小憩。这一憩就是数千上万年。都说前姑体态玲珑,身边的石犬,防范着狂野之徒的非分之举;中姑衣饰华丽,携一八宝箱,后宝箱被台风挂到了马鞍洋面,有了嵊山箱子岙;圣姑婷婷玉立,秀色可人。3姑前后相拥,仿佛刚从海里出浴,脱俗清丽,极其惊艳,仿佛一幅“海上三美凌波图”。 圣姑礁上有四处摩崖石刻,清光绪十四年(1888),湖南湘潭雷玉春率刘长春等7名将军巡海到大洋山时,有感大海之浩瀚深邃,在圣姑礁上题了“群贤毕至”四个直书正楷大字。这些字每个高0.36米,宽0.28米,劲峭瘦硬,铁笔银画,左落款12字,右落款32字。旁边另题有“海宇澄清”“万顷晴波”。礁东侧另有崖壁,上题“泛波”两字,每字高约0.5米,宽约0.4米,从左边落款上看,是题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右边的落款由于自然风化,内容逸失。 我们在码头叫了一条小船,摆渡一两分钟,从容上圣姑礁发一回思古之幽情,饱览沧海一色,实是一桩幸事美事雅事。 小梅山最高处62米,西侧有“海若波恬”题刻。每字高0.55米,宽0.45米。落款者无考。“海若”为庄子说的东海海神名,屈原《楚辞·远游》中有“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诗句。山之中有“佛印壁”,山之东有“净土禅寺”。 山海奇观 到枸杞岛的人,不能不到位于石浦村和里西村之间的枸杞岛第二主峰五里碑,“山海奇观”摩崖石刻就在那里。明万历庚寅年(1590)春,抗倭名将、都督侯继高统率兵临观把总陈九思、听用守备宋大斌、游哨把总詹斌、陈梦斗等来此督汛,留下“山海奇观”四个遒劲大字。 如盘摩崖,泼墨而见苍劲,勾勒而见磅礴。侯继高是来海疆前沿检查战备的,军人爱题书法,附庸风雅,抒怀壮志,留下的是关于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景观。它活在枸杞人记忆当中,更是一个带着挥洒不去的浪漫主义精神的英雄故事。一座岛屿的诞生,是一个神话的诞生,不应缺乏神话精神和传承历史的重任。 我知道,“山海奇观”对摩崖是一种生动的讲述,摩崖对自然山海也是一种生动的讲述。这种循回是天性与人性的奇妙磨合,也许应该感谢仓颉“天雨粟,鬼夜哭”的伟大发明,成就了汉字承载每个人思考与记忆的功能,让我们的讲述在融合了艺术的美与哲学的神秘后,继以穷天地之精髓,缘鸟兽之行迹,源远流长地记载天地人之间的玄机。 祖先崇道崇儒,道家以石悟道,儒家以石载道。五里碑的摩崖,巧石争崛,神工天成,足以为这一片海隅构筑起山海一色的诗意隽永、道儒如一的人文联想。道家主张出世,儒家主张入世,在我看来,在当年人迹罕至的小岛,浸染着山海风光,摩崖题词,完全是合乎道家的出世之举;而以抗倭督汛海疆的名义来到枸杞岛,侯继高呈现的又是儒家的入世之举。出世入世之间,谁能为400多年来匆匆掠影而过的人们,包括今天站在五里碑面前瞻仰的我,留下什么? 山佑人,人崇山;海飨人,人敬海。这是人与山、人与海之间的共生原则。这样的原则之下,乐海者观海则意溢于海,乐山者登山则情满于山。我陪着文友第二次观瞻“山海奇观”,是源于内心对山海的钟爱。以摩崖为简牍,以山岛为龟骨,对乎山水的一切审美情趣和审美技法,我想不恰是一部天书神卷,伟岸而坚挺吗? 57岁的侯继高,已经风流不须倜傥;鳌鱼旗呼猎猎作响的艨艟哨船,也不会如都督挥洒的毫笔,在那流年岁月自如潇洒。只有,摩崖石刻那富于天然与人文的意趣,是中国文化与中国自然山水的渗透,终成为历史演绎的苍茫印记。 这道摩崖石刻成了枸杞岛永不断裂、永不消失的画面,它和枸杞岛的传说一同演变,在海风吹过时,我的遐思,也会像海里的小舟一样,微微摇曳,荡漾开历史的涟漪。 黄龙岛摩崖群 黄龙岛之北峙岙村是黄龙长龙角的地方,从那上山,穿越鳞次栉比的石居,传说中女娲补天遗漏的大小元宝石,就依偎着隐居在石岗悬崖之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巡海至此的张传隆在大元宝石的西壁题上了端正俊俏的“东海云龙”四个字。龙是水神,云是水气,龙吟则景云出,故《易·乾》中说云从龙。云龙驭风而飞,腾浪而至,可谓海山诸神列仙风云际会之所。元宝,以吉祥记忆和财富符号浸淫在岛人漂海迁移的整个历程;传说,源自大荒之境神奇而富有感召的道德启蒙;张传隆的手笔,则赋予了元宝石生命本真的色彩。 更早的石刻在岛之南所谓龙颈部位的大岙村岗顶,“瀚海风清”精雕细绣了四百余载。这是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差镇守浙直中府都督处邵杨令、分守宁绍等处地方参将刘炳文、统领宁嘉游兵游击将军陈梦斗抗倭督汛时书签的神来之笔。 宛如天工之凿、织女之针所造就的海山绣锦,述说着黄龙岛浴海烽火的历史。居然于上世纪70年代初被人为毁去了半个“瀚”字及所有的年庚落款,遗憾抱在了黄龙岛的史柱上,让人伤心得无语凝噎。如果黄龙有泪,他一定会将三颗滚烫的泪珠熔镌在半个“瀚”字边,用他的龙爪将残缺的横横竖竖补齐。补天漏有女娲,补古籍有史家,石刻缺一块,又怎会无人补呢? 在峙岙天后宫后的石壁上,“文革”之前还留有“东南半壁”四字题刻。说是苏北海船红单船王姓老爷来峙岙,为南北两省两县两乡分治黄龙岛之奇事而题。这一说法准确与否,因题刻遭毁,难再查考。不过,红单船不是苏北海船,而是广东商船,太平天国时期,曾被清政府征调至长江流域镇压农民起义。在我看来,似乎也不应排除另外一种可能,即与南明势力相关。“东南半壁”所指乃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中原汉族王朝共有晋、宋、明三次由于异族入侵而南迁经营江南半壁或东南半壁的历史,长江口浙东沿海一带,曾是南明抗清活动中心,敢向东南争半壁的海外孤忠,不乏其人。 残缺需补,毁灭的更应补以原貌。在一个亟需汲取人文道德力量的今天,我们需要借助古人的智慧,赢得与历史对话交流的机会。这个机会不是不多,而是稀缺。
【作者简介:孙和军,舟山市政协委员,浙江省作协会员、舟山市普陀海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
内容 | |
发表日期 | 2022/08/16 |
时期 | |
所属书刊 | |
阅读次数 | 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