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俞巧仙 口述 潘爱娟 整理 |
口述人 | |
关键字 | |
简介 | 我是义乌城西镇蒋母塘村人,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去杭州卖绿豆,这让我见识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初中毕业后,为减轻家里的负担,我毅然选择了外出打工。其间,经历了诸多辛酸苦辣,也慢慢打磨出我吃苦耐劳、不甘认输的性格。1987年,我在义乌市场拥有了自己的摊位,成了一名个体经营户,主营自己加工的皮蛋,还有从糖烟酒公司、副食品公司和蔬菜公司批发来的味精、酱油、酒等。如果我就此固守于自己的“皮蛋”业务,今天的我也许还是那个“皮蛋仙子”,但1990年的广州之行,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 “皮蛋仙子”转型健康产业 1990年,我和几名温州客人第一次坐火车到广州。一走进市场,我就被琳琅满目的商品震惊了。这里的产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包装特别精美。同样的物品,包装后的价格比义乌市场高出三四倍。广州市场上杏仁、腰果、咖啡、燕窝等新兴的食品,让我大开眼界。此后,我从单一卖皮蛋到销售副食品,频繁地穿梭于义乌和广州之间,生意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995年3月,我去成都参加年度全国糖烟酒交易会,成功地将“金日”“万基”两个品牌的总代理权揽入怀中,接下来是“生命一号”“东阿阿胶”“太太口服液”“红桃K”“双宝素”……最兴旺的时候,我拥有国内外800多个品牌的总代理。这些滋补品在义乌市场非常畅销,每天都有很多人开着车排长队等我的货。 我的生意非常红火,代理的产品当年销售额就过亿了。我成了义乌小商品市场内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但我不想永远给人做嫁衣裳,我觉得代理的商品终究是别人的孩子,代理商做得再大,主动权还是在厂家手中。我想到自己创业,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1997年,我在深圳注册了一家公司,销售各类保健品,生意也是非常火爆。但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我看准了有“药界大熊猫”“植物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山悬崖陡壁间的野生植物,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小气候的要求近乎苛刻,每年植株只分枝一次,每年生长一寸左右,自身繁殖力极低,且濒临灭绝。仿野生铁皮石斛栽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被称为药学界“哥德巴赫猜想”。我有种看准了就不回头的倔脾气,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冲上去,就算最后失败了,大不了继续卖皮蛋。 决心已定。不久,我成立了义乌市铁皮石斛研究所,联合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单位,开始向药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进军。 那次,我承受了很重的压力。亲人朋友都为我担心,他们说我在深圳的公司开得好好的,干吗非得投资这个根本没影子的项目,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也有一些人在背后笑话我:“瞧,这女人疯了!”但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只知道必须向前冲。 一年多下来,我累计投入近500万元,可铁皮石斛的茎只长了几厘米。这一下,我心中真的没了底。在我看来,这“草”长得也太慢了。带着疑惑,我走进了上海中药研究所。我原本是去求助的,但专家们听到我说我们种植的铁皮石斛“成活率是98%”时都非常惊讶,因为人家搞了6年的石斛人工栽培,成活率只有15%左右。当时的我别提有多激动了,这是我4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后,第一次听到有人说我成功了。专家的话给了我巨大的动力,也让我更加有信心在铁皮枫斗研究这条路上走下去。 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2001年,我在义乌组建了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为旗下的铁皮枫斗注册了“森山”商标。“森山”一推出,就以一匹黑马的姿态昂首挺胸向铁皮枫斗行业挺进。当年,森宇的铁皮石斛工厂化栽培技术项目就被列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一举开创民营企业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先河。 接下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我既自豪又深感压力巨大。我开始钻研中医药文化,与研究所的专家、技术人员一起进行了废寝忘食、艰苦卓绝的攻关。为了攻克难点,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吃住在基地和研究所。深夜才睡是常有的事,忙的时候,一天只吃两餐甚至一餐。 “森山”系列产品面市的几年中,铁皮枫斗产品在高端保健品领域里异军突起,加上组培、加工等环节的产能,以及民间传统各类枫斗的种植和加工业,整个产业的规模当时就达到了30亿元。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投机者打起了急功近利、以假乱真的主意。“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2006 年2 月26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道》栏目对浙江铁皮枫斗行业以次充好等现象进行了披露。这个新兴产业陷入了它诞生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整个铁皮石斛产业风雨飘摇、举步维艰。 尽管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内心,更无愧于产业和消费者,但“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我经历了近10年的艰难创业,刚刚开始收获成功的喜悦,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花费了全部心血的“仙草”就这样受冤枉啊!我心急如焚,接连几个晚上睡不着。我开始了为行业正名而四处奔走。我们联合云南、贵州、广西、安徽和浙江同行,共同举办了“全国首届铁皮枫斗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会上,我郑重宣读了《铁皮石斛产业从业者规范自律倡议书》,以推动铁皮石斛产业走上规范、有序、健康的发展轨道。此外,我又精心组织了“感恩·基地鉴真”大型活动,邀请全国各地两万余名消费者与专家、媒体到森山基地探秘鉴真,让全国消费者一睹过去从不以“真面目”示人的那株“仙草”。 除了大规模组织“感恩·基地鉴真”活动之外,公司还推出了一项“不可思议”的举动:从2006年8月1日起,分布全省各地商场药店的“森山”铁皮系列产品全线提价!我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让广大消费者加深对铁皮枫斗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同行树立信心。我当时考虑的是,只要产品好,价格合理,消费者也会接受。果不其然,这一年,我们不但没有亏损,还打了一个翻身仗。至2006年底,“森山”获得了铁皮枫斗行业内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荣誉称号。 经过多年的发展,森宇在金华、义乌等地拥有近万亩的铁皮石斛栽培基地,作为国家铁皮石斛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为了让周边农民受益致富,我们推行“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给周围农民送去铁皮石斛的标准栽培技术,并回收他们种植的药材,由此为困难农民、下岗工人和退伍军人创造了成百上千的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我们累计免费提供种苗200万瓶,生物农药和有机肥65吨,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目标。 建设健康小镇 进入21世纪以来,健康服务产业逐渐成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新支撑,也迎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此时,我们已经在全国建立铁皮石斛仿原生态栽培基地3000亩,森宇实业已形成科、工、农、贸、投为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公司,并成为国家铁皮石斛行业标准制定单位。 2013年,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为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提供政策利好环境。 传统中医药企业如何在未来大健康服务产业中担当重任呢? 其实,早在2006年,我就考虑规划立足栽培基地,打造以养生、养老、养心、养源、养趣为主题的森山“五养公社”,酝酿在养生、休闲、度假等服务行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2016年,在义乌市政府的推动下,各种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俱齐的情况下,我们开始规划建设森山健康小镇。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论证小镇的定位和运营模式,最终确定小镇以产业为基础,带动整个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在中国,做农业真的很难,忙乎多年,到头来血本无归的情况不少。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不无忧虑地对我说: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模式一旦确定下来,就预示着无论成败你都是在为别人作参照。也就是说,成功了,很快有人模仿,而一旦失败,也会成为别人的案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对,我就是要打造一个模板,供人复制。如果未来能够在全国遍地开花,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就算失败,也会提醒人们这是一条弯路,避开行走。 森山健康小镇最终确定落户义乌市义亭镇。2017年底,开启土地租用和拆迁等工作。 这当中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感动的事情:为了让森山健康小镇4.06平方千米的规划区早日投入建设,当地被牵涉的6个村庄数千户农户在短时间内主动搬迁了1800多穴坟墓,他们没有任何怨言。 拆房、迁坟,历来被称为项目建设中最头疼的问题,在这里居然被轻松化解。当地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被农户告知:他们早就盼着森宇来建设了,因为这家公司一直以来为农民考虑的多,“他们来了,我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信任无以回报,唯有做得更好!后来,每当有人问我:办企业、建小镇,为当地农民带来多少利益时,我都会认真地回复,不是我为他们付出,而是他们给予我的实在太多了!哪怕我倾尽全力去做,也不够回报他们。这也因此而坚定了我对于小镇的未来规划:小镇必定以产业推动乡村振兴,让这里的农村变得更美,让这里的农业变得更强,让这里的农民变得更富!森山健康小镇建成后,农民依靠土地可以获得稳定收益,同时还能解决8000人的就业。 总投资51.8亿元的森山健康小镇以“为大众健康服务”为理念,依托产业基础,融合农业、工业、文旅、康养、教育五大功能产业,打通并融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打造全产业链。在这条全产业链中,铁皮石斛是原点,将这棵草做到极致是前提。第一产业,以铁皮石斛种植为主,发展生态农业;第二产业,打造无人工厂,发展智能工业,将铁皮石斛生产、加工全程可视化,实现与消费者的零距离沟通;第三产业,健康服务,通过“上医一条街”集聚中医资源,推进医养结合,有文旅平台、教育平台等,其中包括书院、健康主题酒店、博物馆等。 截至目前,“浙江院士之家”“国家农村产业示范园”“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教育营地”等一批国家、省部级项目已落户森山健康小镇。170多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这里植绿种树,50多万的学生在这里研学。 为“逆行者”保驾护航 在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在精准扶贫、抗洪救灾、光彩事业、希望工程、帮老助残、公共卫生等领域,用森宇人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践行责任。 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作为一家23年专注大健康、专注铁皮石斛的企业,集团在第一时间组织团队,为奋战在第一线的医疗战士送上森山铁皮枫斗,以实际行动守护奋战在第一线的医疗战士们的生命健康。1月24日,森宇向驰援武汉的上海长征医院医疗队捐赠价值22万元的健康产品用于医疗队员提高免疫力,抵御病毒;1月30日,又通过省红十字会为浙江医疗人员捐赠价值73万元的产品。 为英雄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森宇责无旁贷。只要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有需要,森宇都义不容辞地支持。此次疫情发生后,我向社会发布了《无偿提供铁皮石斛药材以共同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公告,向有需求的研究单位提供铁皮石斛药材样品,供研究使用。同时,我高度关注企业员工和员工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自己任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向员工免费发放价值80多万元的产品,密切做好企业疫情排查工作,同时延长春节假期,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由草而始,因草而兴。从做一棵草到做一个镇,森宇已经打造出了一个覆盖上中下游的大健康产品全产业链。其新一轮“大健康”战略,就是以森山健康小镇的建设为契机,构建“健康+教育”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体系,在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的基础上,朝着“大健康”产业的方向大踏步前行。
【作者简介:俞巧仙,第八至十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巾帼创业明星,森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整理者:潘爱娟,第九至十一届义乌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义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
内容 |
![]() |
发表日期 | 2022/12/14 |
时期 | |
所属书刊 | |
阅读次数 |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