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新荣 |
口述人 | |
关键字 | |
简介 | 我是土生土长的云和人,一生与农业农村有着不解之缘。我担任过乡镇党委书记、农业局长、农办主任,到副县长、县委副书记,主抓分管农业农村工作26年。这期间,有幸见证和参与了云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成功实践的全过程。 2001年,云和县委、县政府提出“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县域集聚集约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千千万万的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打造了具有云和特色的县域发展模式。2012年,获得“中国十大社会管理创新奖”,我作为县委副书记还代表县里到北京领奖。 一 20年前的云和,是一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小县,总人口11万,分布在170个行政村和842个自然村,有些乡镇平均每个自然村只有90多人。 2000年,省里提出“小康村”建设目标。当时我担任县农办主任,向时任县委书记虞红鸣汇报。虞书记认为村村实现小康村对云和来说太难了,可考虑换一个思路,以县为单位创建,整个县域实现小康了,我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确实,这个思路符合云和县的实际。云和是浙江欠发达地区,是人口和经济小县,全县村庄分布极为分散,有相当一部分村民居住在偏远的高山、库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域,生产生活条件非常恶劣。如果依靠政府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显然财力不许可。但云和县城所在的盆地面积有28平方千米,当时只有3万多人。这里今后的发展空间是比较大的,这是云和的优势。 从那个时候开始,县里就开始谋划集聚发展的文章,以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来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实现小康目标。 2000年,时任县委常委、副县长邝平正提出在县城规划区内建设农民新村,引导有条件的偏远山区农民下山进城的建议。经过充分调研,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实施农民新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由此拉开了农民下山进城的序幕。 作为县农办主任,我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下山转移工程。2003年,我担任副县长分管这项工作,还兼任万名农民下乡转移工作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当时,我提出“实行分层次、梯度式转移”的意见,即有能力的农民往县城转移,一般的往中心镇转移,条件差一些的可以转移到中心村。2001年,县里正式确定在城南建农民新村,成立了农民新村建设管委会,由我担任主任。 为了节省成本,政府经统一规划后,以2.3万—2.9万元/直(一直等于56平方米)的成本价,将地基安排给农户自行施工。农村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喜欢有天有地的房子,对当时建商品房的模式有很多顾虑,还担心原来在村里的土地、山林等权益受到影响,所以刚开始几乎无人报名。那段时间,我和农办、扶贫办、乡镇的同志挨山挨村做农户的思想工作,先是口头承诺,后来出台文件,明确对进城农民实行保留农村集体土地、山林承包权的政策。观念转变了,政策有保障,报名的人一下子增加了很多,最终吸纳了3500多名农民进城落户。这就是云和第一个下山转移小区。后来,根据我的建议,县里又陆续实施普光小区、大坪小区等下山转移项目。 2006年,为集约利用土地,改变了原来由农民自建排屋的供地模式,在建普光小区时采用了套房模式。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到县城买房,当时的购房政策很优惠,按照1650元每平方米的政府建设成本价出售,价格不到商品房的一半,每人还能享受5000—10000元的购房补助。我清楚地记得,在县体育馆摇号那天,现场涌入9000 多人“抢购”957 套住房,这是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的。该小区的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乡镇人口数量,是当时全省最大的农民下山转移小区。2011年开始,县里建设了体量更大的大坪安置小区。至今,全县已建成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48个,县城有5个,累计安置人口35000多人。通过多年的梯度转移,40%农民转移到县城,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9年,城镇化率达到71.3%,超过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二 农村人口向县城转移,最重要的就是要扩大县城的发展空间,改善县城基础条件,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大量农民进城后住得下,在就学、就医等方面得到保障。为此,县里制定了“扩城”工程,大力拓展县城空间。2001年12月,县委决定将沙溪乡并入城关镇,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建成区面积也逐步从原来的3.4平方千米扩大到6.85平方千米,扩大了一倍。在基础设施上,加快了城市电力、供水和“两纵三横”道路建设。同时,加大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保障力度,提高共建共享率。 印象最深的是调整教育布局这件事。农民之所以愿意下山,考虑最多的因素就是孩子的受教育问题,如果下一代的受教育问题能解决好,大多数人是愿意下山的。县里对教育资源布局调整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很多农村学校撤并到县城,云和二中、三中都是那个时候建的。比如云和三中,虽然校址在城里,但可以说是一个“办在县城里的农村学校”,因为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农村。到2003年,丽水全市率先完成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此外,体育馆、图书馆、文化馆也是在那个时候新建的,硬件当时在全市数一数二。 农民下山转移是一个系统工程,让他们下山后稳定下来,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素质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就业本领。 2001年,县里就制定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划,列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实施万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建起了县、乡、村三级农民培训学校,每年参加技能培训农民达1万多人以上。同时,我们还在全市第一个对农民培训办公室进行定岗、定员、定编,办公室和培训中心就设在农民安置小区内,非常有特色,成效显著。 由于措施到位,形式创新,我们实现了农民培训市级年度考核“十五连冠”,还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全县已实现69.7%的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进城农民实现了奔小康。 我们还创造了“云和师傅”劳务品牌,并通过多年的创牌行动,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云和师傅”主要是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外地丰富的资源从事异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人员。如今,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我曾到河南、四川、贵州等省考察异地开发工作,切实感受到“云和师傅”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赢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赖,“云和师傅走天下,异地开发奔小康”成为他们的真实写照。2019年,“云和师傅”还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40个典型劳务品牌之一,这是我一直引以为豪的云和金名片。 三 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后,还要有用武之地,那就是有地方就业。为此,县里的思路是把工业园区作为扩大工业总量、实现进城人口就业的主要载体来抓。木制玩具是云和的传统产业特色工业,木制玩具工业小区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木制玩具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技术含量低,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非常适合刚进城农民的岗位转换。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工业园区面积从2001年的0.17平方千米扩展到现在的5.9平方千米。工业园区平台的拓展,特别是木玩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产业支撑,为“小县大城”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必备的物质基础。据统计,木制玩具产业为进城农民提供了3万多个就业岗位。如果一对夫妻双双在玩具厂打工,两人合计月收入可达万元。同时,在木制玩具产业的辐射带动下,一些有资金、有能力的下山农民也开始合股投资办厂当起了“老板”,比如云和镇的福兴村,全村14户移民就有13户创办了木制玩具加工厂。 农民进城后,除了解决住房、就业等基本生存问题外,还要解决农民变成市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他们在农村的各项权益如何保持不变。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探索。2013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丽水设立扶贫改革试验区,云和被确定为先行先试县。我当时是分管“三农”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我牵头全程参与这项改革,与时任分管农业副县长叶晓伟一起带队赴多地考察学习,制定改革方案。 这项改革的重点是进行城乡一元户籍制度改革,就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实行经济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分离。一方面,把社会身份转入所在社区,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真正实现带权进城,安家落户;另一方面,经济身份保留在原经济组织,享受原有的土地、山林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股权收益及相关涉农政策和待遇,并继续享有下一轮土地、山林承包等权益。同时,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宅基地使用权跨社区流转等改革试验,进行了林权、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等五项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进城农民各项权益。这样,农民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进城了,实现了城乡户籍的统一。 近20年来,云和通过“小县大城”战略的持续实施和推进,“聚民”“富民”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目前,已有近80%的人口在县城居住,93.4%的学生在县城就读,96%的企业在县城发展,实现了一代又一代农民的“进城梦”“小康梦”。 云和“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始终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其成功实践,主要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我作为“小县大城”战略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看到云和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深感荣幸和欣慰。
【作者简介:王新荣,第九届云和县政协主席。 |
内容 | |
发表日期 | 2023/01/05 |
时期 | |
所属书刊 | |
阅读次数 | 469 |